联系方式 Contact

天气在线(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6号9层

电话:010-58995339

手机:18611808504

传真:010-58995339

网址:www.weatheron.cn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专题报道

践行发展理念 突出创新驱动 努力实现“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良好开局 ——2016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工作报告(摘编)

 2016-07-18 19:26:48  点击:

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支撑和生态文明服务能力增强。认真组织气候变化检测归因、数据监测等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圆满完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新主席团成员竞选和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谈判等任务。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围绕二氧化碳峰值等内政外交关键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决策支撑。发布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灾害风险管理与适应国家评估报告以及年度中国气候公报、气候变化绿皮书、中国气候变化监测公报、温室气体公报。完成重大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724项。完成全国贫困县光伏发电资源评估。加强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与环保部首次联合在中央电视台发布重污染天气预报,完善了静稳天气指数等评价指标,开展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和污染减排效果的定量化评估服务。

三是气象现代化建设进展明显。印发了《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完善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发展了定量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面向用户个性需求的精细化预报服务技术,“一级部署、两级应用、多方共享”的公共气象服务产品体系投入业务运行。召开第七次全国气象预报工作会议,明确了现代气象预报业务无缝隙、精准化、智慧型的发展方向。我国自主研发的GRAPES全球数值天气模式通过业务化评审,区域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研发和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天气预报精细到乡镇,气候预测精细到县,基本形成从天气到气候尺度的无缝隙集约化预报预测体系,国家-省-市-县四级气象灾害实时监测和短临预警能力显著增强。成立国家空间天气预报台。“风云二号”G星投入业务运行,启动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技术改造,综合观测系统的自动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实施国家气象科技创新工程,联合部门内外力量组建攻关团队,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共建3个重点实验室,在南京和上海建立了联合研究中心。出台《气象信息化行动方案(2015-2016年)》,推进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IMISS)业务化,加强气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国家-省两级编制了信息化实施方案并开展了资源集约整合,开展气象信息化“金云”工程技术预研。深入实施人才工程,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人才工程13人、“双百人才”27人。举办国家级培训195期,完成全部门地市级预报员轮训。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指导意见,组建气象人才培养联盟。完善省部合作机制,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工作格局,上海、广东等气象现代化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广东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河南、陕西等中西部地区气象现代化试点进展良好。基层气象现代化得到进一步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服务社会化、工作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家级和省级气象现代化评分较2014年提高11.5分和6.2分。

四是气象改革稳步推进。深化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国务院下达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任务,率先取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清理规范全部12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全部取消4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3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积极推进“一个窗口”受理和网上审批平台建设。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出台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意见,浙江、广东、重庆等防雷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深化气象服务体制改革,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探索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公共气象服务财政保障机制和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气象服务。气象服务业务布局更加集约,流程更加优化,服务效率明显提高。颁布《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媒体依法传播气象预报。出台《气象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全面开放气象信息服务市场,向社会公布基本气象资料和产品共享目录,2170个地面气象站点资料向社会公开。气象服务市场监管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按计划完成了首批四项气象信息服务市场监管标准。探索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专业气象服务、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新模式。成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推进业务科技体制改革,初步建立国家和省两级指导、市县两级应用的集约化业务布局。推进重大气象攻关任务与国家科技重点专项的衔接,区域协同创新取得明显进展。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深化中美、中英、中加、中德等双边气象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气象合作,首批气象援非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气象四条建议纳入第七轮中美战略对话成果清单。《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协议》正式生效。

五是气象法治建设不断深入。印发全面推进气象法治建设意见。配合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法制办,推进气象灾害防御法立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及《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制修订工作,开展13部部门规章制修订。与中编办联合出台《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指导目录》,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权责清单公布。出台气象标准化工作改革实施意见,发布气象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60项。依法加强气象工作,各级政府将气象现代化、基层防灾减灾、公共气象服务等纳入组织部署、督查考评、财政保障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双重管理体制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进一步落实,2015年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投入比2014年增长6.2%。启动县级气象部门参公管理人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