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气象产业发展概况及其借鉴意义
原创 转载与领略气象
■ 林霖 李欣 王妍
迄今各国气象水文部门对气象产业的概念和范围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据现有的调研反馈,目前仅有韩国气象厅对其进行定义,明确气象产业是指生产或提供气象相关产品或服务的产业。其他发达国家虽没明确的气象产业定义与归类,但有较为近似的研究内容,且多指向私营部门。如美国的私营气象产业、日本的私营气象业务、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商业气象服务。同样,国家组织也未对气象产业进行界定。调研组翻查国际组织的相关研究,在世界气象组织术语库中查询不到气象产业的定义,仅界定了私人部门与公共私营参与,世界银行近年来的研究偏重在气象水文领域的公私合作上。正因如此,当前国际上就没有一套相对通用的气象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很难摸清气象产业的底数来进行国别比较,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部分产业预测分析数据、年报数据窥见气象产业发展态势。
一、发展概况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水文气象差距报告2021》显示:通过改进天气预报、早期预警系统和气候信息,估计每年可挽救2.3万人的生命,可至少实现1620亿美元的潜在效益。潜在的经济社会效益吸引一批大型科技巨头及专业公司参与到气象相关市场中来,并推动气象产业发展。
韩国气象厅曾经估测,2020年全球气象产业市场规模224.9亿美元,年增长率6.98%。MarketWatch预测,2020年天气信息技术市场规模100.6亿美元,2027年将达到 181亿美元,年增长率8.75%,亚太市场是目前和未来增长较快的区域,相关的市场总量和份额的增长率接近10%,在未来可保持全球最高增长速度。而且多份相关的商业市场咨询预测报告,看好中国气象市场。从跨国企业采样调查可知,气象产业涵盖了仪器制造、运维保障、信息服务、防灾减灾专项技术开发、生产与咨询服务等。
图1 全球气象行业市场规模的变化(单位:亿美元)
(一)美国
美国气象产业商业化程度最高。美国商业气象服务由私营气象公司提供,NWS基本不提供商业气象服务。NWS研究报告显示,美国2017年私营气象产业市值预计90亿美元,私营气象产业年收入20亿至40亿美元。其中,监测与观测设备收入15亿美元;预报与服务提供收入5亿至25亿美元。近年来,私营部门主导了定制气象服务和商业数据集成,已承接一些气象数据集的制作,当前NOAA正在考虑增加高性能计算和天基观测系统的云服务领域的外包。成熟的商业市场环境孕育出Accuweather、The Weahther Company (an IBM Business)等世界著名的气象服务企业,且其业务日趋全球化。此外,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型科技企业涉足天气预报业务(如微软建立开源的用于地球系统预测的planetary computer),同时每年还催生了许多专注天气业务的初创企业。
图2: 私营气象产业收入与私营气象产业市值预估
(二)英国
英国气象产业仅强调气象信息服务,不包括气象仪器装备市场。英国的商业气象服务由英国气象局和私营气象公司共同提供。英国政府规定政府部门和公共单位必须使用英国气象局提供的气象服务,从而使英国气象局的服务占整个英国市场的70%左右,私营部门占30%左右。2017/18财年英国气象局总收入为2.299亿英镑,营业利润为2030万英镑,商业项目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公共部门。但是,英国面向行业的私营气象服务的竞争十分激烈,英国气象局仅占不到10%的市场份额。跨国私营气象公司MeteoGroup、StormGeo等在英国运营,为多个行业提供解决方案。2016年,MeteoGroup取代英国气象局赢得了BBC的天气预报合同,其在英国年营业收入约为1500万英镑,约占英国私营气象服务市场总额的60%。
图3: 2017/18财年英国气象厅总收入及构成
(三)日本和韩国
日本、韩国与美国类似,国家气象部门提供基本气象服务,私营公司从事商业气象服务,但在监管方面比美国更加严格。日本法律规定,私营公司开展预报服务都要获得日本气象厅许可,自行开展气象预报服务的企业须有4名以上通过气象厅认证的预报士,仪器装备必须获得认证方可列装。当前,日本有83家私营预报服务提供商获得许可,登记的注册气象预报士10953人。WNI股份有限公司从日本起家,成为一家跨国气象情报供应公司,在21个国家设立32个办事处,销售额188.43亿日元,全球员工1101人,现在上海、香港、台北设办事处。韩国法律规定,韩国任何拟从事气象预报业务、气象评估业务、气象咨询业务或气象设备业务的机构和个人,应具备总统令规定的人力资源和设施,并向韩国气象厅提交登记声明。目前,韩国气象产业的规模达到4000亿韩元,气象企业630家,主要从事气象仪器装备相关服务、制造与销售。
图4: 日本气象厅登记注册气象预报士年度变化
图5: 韩国气象产业构成比例
二、值得关注的做法
总体来看,全球气象产业的总产值并不高。但国外气象产业发展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气象产业发展态势好,全球气象产业增速快于经济增速水平;二是各国气象体制和政策环境各不相同,导致不同国家气象产业的发展特征差异很大;三是主要发达国家气象产业发展的制度框架比较成熟和完备。有以下四方面具体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公私职责边界
相对成熟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气象主管部门和私营公司的职责边界,为气象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空间。日本《气象业务法》规定了气象服务基本制度,明确观测、预报和预警、信息发布、验证等各环节政府和相关主体行为边界。韩国《气象产业促进法》明确了气象产业发展的定义、条件和程序,在此基础上,规定支持和培育气象产业的事项。英美两国也有相关上位法对气象领域公私职责进行诠释,都为正确处理公私关系和利益,促进气象产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内设管理协调机构,成立支持服务中心
部分国家气象部门设有管理协调机构和支持服务中心,来推进气象产业的发展。日本气象厅内设产业气象课,负责对私营气象公司的管理,还设立了日本气象产业支持中心,并组织成立了天气企业联合体。韩国气象厅有综合事务部门,并设立韩国气象产业振兴院,为气象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美国国家天气局针对气象服务市场设立了相关管理协调机构,英国气象局虽然没有单独设立该类机构,但也设置了专业气象服务部门承担协调和支持服务的职能。这些都体现了国家气象部门对于发展气象产业在政策和技术上的双重支持。
(三)规范市场管理行为,培育从业自律意识
主要国家气象部门都有私营气象服务领域的管理规则与标准规范,不同的是市场管理方式。日本严格公司准入许可、从业人员资质、仪器装备认证管理,出台《气象业务法实施办法》《气象业务法实施细则》《气象灾害认证鉴定规则》《气象观测仪器检定规定》《气象观测仪器委托检定规定》,并制定一批强制性标准。同时,配套相应的评估、检验、鉴定等管理细则。美国、英国则是通过美国气象学会、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对从事公共气象政策咨询、气象信息播报人员开展资质认定[14]。由于评估机构的权威性,获得气象行业广泛认可,从业人员自愿接受管理,形成自律行为。
(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支持产业发展壮大
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 促进公共私营参与,推动气象产业发展。当前,气象数据政策备受关注。美国国家天气局数据对全社会开放共享。英国气象局为了体现公平竞争,其旗下商业产业部使用气象局的气象资料也要付费,并列入服务成本中。日本气象厅通过气象产业支持中心向社会各界提供数据,并积极促进私营部门运营商对气象数据的先进使用,从而提高气象在日本经济社会领域的生产力。韩国出台《气象产业促进法》,明确韩国气象厅制定和实施气象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内容包括政策目标和基本方向、研发实施、政府援助和投资、培育专家,并促进气象产业全球化。
三、启示与建议
我国气象产业肇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目前,国内对气象产业也没有明确定义。部门内与气象产业相关的概念先后出现了“有偿专业服务”“气象综合经营”“气象科技服务”“气象科技产业”“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气象信息产业”[15]等,相关概念的提供主体与涵盖范围各异。由于未规范气象产业统计范围和口径,产业统计侧重于气象部门统计,面向全社会的统计能力弱,加之统计不连贯,导致部门外产业数据“失真”,基本靠推算;部门内气象产业数据“断档”,不易归类比较。
气象产业是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但由于产业的定义不明确,边界界定不一,产业发展情况不清晰,产业政策无法聚焦。因此,根据国外气象产业的发展及我国气象产业发展现状,需要我们明确气象产业定义,摸清气象产业发展底数;厘清职责边界,增强公共私营参与合作;明确监管职能,加强气象产业发展支撑服务;加强市场管理,发挥气象服务协会作用;优化发展环境,鼓励气象产业做强做大。
END
来源 | 领略气象 编辑 | 闫泓
- 上一篇:没有啦
- 下一篇: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十问数据要素化 202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