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发展理念 突出创新驱动 努力实现“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良好开局 ——2016年全国气象局长会议工作报告(摘编)
三、2016年工作部署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保持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定力,把握科技引领的方向,坚定深化气象改革的信心,强化气象法治建设的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突出抓好气象灾害防御,突出抓好气象服务保障民生,突出抓好气象服务供给能力提升,突出抓好应对气候变化,突出抓好气象部门党的建设,发展智慧气象,不断提升气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能力,为“十三五”气象事业发展开好局。
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着力提升气象服务水平
全力以赴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厄尔尼诺/拉尼娜气候事件监测预测和影响分析,重点做好影响流域和区域的滚动预报预测服务。针对极端性、突发性、灾害性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加强上下联动、左右联防、分工协同、属地为主的气象服务。重点抓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等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加强与农业、水利、国土、交通、环保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推动建立以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全社会应急响应机制。继续推进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和应用,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时效和覆盖率。推动全国气象信息员平台建设,发挥基层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努力提升气象服务“三农”水平。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创新气象为农服务机制,以融入式发展统筹政府与部门资源、以众包模式推动气象为农服务社会化,推动气象为农服务体系转型升级。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提高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直通式、个性化服务水平。做好粮食主产区、经济作物种植区关键农时和重大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利用市场机制开展天气指数保险气象服务。建立区域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集约化发展模式。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站评估优选。
切实做好城市气象服务工作。认真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将城市气象服务全面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运行管理各个环节。着力做好内涝、大雾、霾、暴雨(雪)、强对流天气、大风等城市高影响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试点开展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的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做好针对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通风廊道设计和排水防涝系统建设的气候应用服务。继续开展省会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动气象服务融入智慧城市发展。
扎实做好气象扶贫工作。认真贯彻中央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优先实施贫困地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气象灾害监测能力。推动贫困地区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深入建设和广泛覆盖,提高贫困地区气象服务和灾害防御能力。面向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和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有针对性气象服务,做好人工影响天气、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发挥气象服务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趋利避害、减负增收”的作用。
加强公众和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打造公众气象服务品牌,推动公众气象服务全媒体融合发展,发展精细化、个性化定制、用户互动参与的公众气象服务。建立第三方气象服务效益定量评价业务,开展公众气象预报传播质量评价。做好海洋、森林草原防火、交通、旅游、电力等专业领域气象服务。发展基于位置定制的精细化交通气象服务技术,试点建立交通、电力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发挥流域气象中心服务全流域防汛抗旱及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的作用。联合交通部门推进建立内河航运气象灾害应急联动机制。做好G20杭州峰会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与林业部门联合推进大气负离子监测网建设。完善环境气象观测体系,开展生态环境承载力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决策咨询服务,完善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综合评估业务。加强气候监测预测、影响评估和科学研究,推进气候服务系统建设,以极端灾害应对和风险管理为切入点,增强应对气象灾害风险的能力。加强主体功能区、重大工程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估与预报服务。做好生态脆弱区、水源涵养区、草原林区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工作。出台加强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推进全球气候系统模式、区域气候模式和综合评估模式的研发。做好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相关全球气候模式数据准备。规范温室气体、大气成分本底监测分析业务,加强气候变化基础数据集建设,做好气温的全球同步分析比对。紧扣气候安全理念,开展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加强气候变化科技支撑、决策咨询与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的咨询作用。组织好我国参与IPCC第六次评估作者遴选和特别报告分析准备工作。
- 上一篇:气象监测与灾害预警系统设计文档 2016/7/19
- 下一篇:今起长江以北迎强降雨 四川等地有大暴雨 2016/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