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Contact

天气在线(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西大街36号9层

电话:010-58995339

手机:18611808504

传真:010-58995339

网址:www.weatheron.cn

搜索 Search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智慧气象

气象,为智慧城市建设添彩

中国气象局    2016-08-08 15:36:26  点击:

编者按:

智慧城市是指将城市中的水、电、油、气、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信息通过互联网有机连接起来,以智能化方式响应,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学习、生活、工作,并改善政府对交通的管理、环境的控制等。

近年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暴雨洪涝、高温热浪、雷电大风、冰雹等极端天气事件,我国各地在智慧城市建设基础上,开始探索智慧气象建设,关注气象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进一步提高天气预报服务能力,有针对性地提供气象信息服务,不断为智慧城市建设添彩。

浙江宁波:科技之光照亮百姓生活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 杜坤

3月中旬,一场大雾笼罩了浙江省宁波港的6个港区,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在宁波港业务调度平台,调度室副主任王科在电脑前认真地分析研究,打算借助港口气象服务平台上的能见度产品寻找进港航道上的一丝缝隙,争分夺秒地调度货船进港,减少经济损失。

“气象服务产品很实用,有了这些产品,我们的调度工作就有数多了。”王科说,港口气象服务平台是宁波市气象局根据需求,精心打造的信息化、智能化气象服务平台之一。这也是该局近年来为智慧城市建设不断服务的一个缩影。

智能化平台 提升工作效率

“外面是不是要下雨了,你看电视上面那个黄色方块。”“好像是暴雨预警信号,我看看宁波气象微信,查询一下他们的预警信号。”这是笔者5月15日在乘坐宁波地铁时听到的对话,当天下午宁波迎来一次强降水过程。对话中所提到预警查询正是“宁波气象”微信平台升级后的新增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菜单或指令实现自助查询。

气象服务信息能够迅速传递到用户手中,这得益于宁波市气象局“智慧气象业务服务系统”的有力支撑。该系统以虚拟化环境为建设基础,按照标准统一、资源集约、市县合一的要求,集合了气象监测预警信息化系统、公共气象服务平台、预警信息综合发布平台、气象应急指挥平台、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气象业务工作与管理平台等核心业务。

在鄞州区气象局预报平台前,气象台副台长顾人颖说:“现在发布预警信号,只需要直接勾选乡镇街道区域,就可以一键式上传至省级、国家级气象部门。新业务平台投入使用后,区块分布更直观,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预警预报、气象观测业务等功能更明确,预报制作流程也更加便捷,让预报员省了不少事。”

身边气象台 提供贴心服务

“气象部门的‘收音机’质量不错,每天能定时播放天气预报,音质还挺清晰。”余姚市阳明街道的张大爷所说的“收音机”正是宁波市气象局自2013年开始建设的预警广播系统,目前已在全市免费安装接收机2400台。

据了解,预警广播系统是宁波市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内容之一,2014年完成了气象短信平台和96121声讯台的升级;新平台实现了全市气象声讯消息和短信的集成发布和集中管理。此外,宁波市气象局进一步与三大运营商合作,初步建立分区域、定向发布的全网发布系统,有效保障了灾害性天气发生时预警信息的传播和接收。

为了使气象信息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宁波市气象局致力于打造百姓身边的气象台,让气象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更为智能便捷。2014年,该局组织技术团队开发了街区临近预报系统,使公众可以随时了解身边或目的街区的天气实况和短时天气趋势预报。在利用常规媒体发布气象信息的基础上,宁波市气象局还拓展了公交、地铁移动电视,华数机顶盒民生平台等一系列发布渠道。

“我们在轨道交通沿线专门建设了自动站,在宁波高铁沿线、高速及城市主干道、重点区域,布设了专业化观测网,重点服务区域密度小于3公里,为智能精细化预报服务提供数据支撑。”宁波市气象网络与装备保障中心主任黄思源说,“为实现探测设备的有效保障和精细化管理,我们的区域自动气象站全部实现双模传输,结合物联网技术开发了智能巡更系统;在浙江省内,我们率先开发了面向决策用户的手机‘气象通’。”

“今年智能化气象服务工作已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气象核心技术研发,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智慧之光,点亮气象工作,照亮百姓生活!”宁波市气象局局长周福展望道。

新疆克拉玛依:守护油城 融入智慧城市

中国气象报记者潘继鹏 通讯员雷蕾

4月16日,中国移动(新疆)数据中心正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开工建设,建成后它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这是克拉玛依引领新疆向智慧城市进发迈出的重要一步。

近年来,随着数字城市、数字油田的实现,克拉玛依市提出了建设“高品质城市”和“最安全城市”的目标,对气象信息的内容及传播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为气象融入智慧城市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克拉玛依市气象局乘势而上,在油城气象现代化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征途上不断前行。自2010年以来,全国气象部门最大方舱级应急指挥车、无人驾驶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高性能集群计算机系统先后落户克拉玛依,为气象事业发展以及“智慧城市、智能油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克拉玛依油田地下油管、水管网密布,对地温反映敏感。冬末春初是一年中温度变化幅度最大的时节,也是稠油热采、输油节能的关键时期。

“温度曲线预报直观明了,我们可以根据曲线变化情况调节用煤量,控制采暖温度。这对油田保温节能尤其是稠油热采、输油保温节能很有帮助。”新疆油田公司供热公司调度长谢杭生说。随着克拉玛依市气象台“中尺度WRF模式预报系统”和气象现代化的推进,精细化的温度预报可用先进的通信手段,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便捷的方式传递未来24小时各采气作业区天气预报、温度变化预测、冻土预测,为油田生产运行部门更好地安排输气管网天然气的输送提供依据,保证石油生产的安全。

克拉玛依石油、石化工业密集,易燃易爆部位、场所众多,雷电防护显得尤为重要。从2010年4月开始,该市气象局自主研发的防雷检测数据信息化管理系统投入业务使用。所有防雷检测点采用电子标签,具有数据采集、GPRS无线传输功能,可以实时将检测数据通过GPRS传到百公里外的服务器上,管理人员可据此进行快速查询和管理,下达整改通知书等。

2014年,克拉玛依市气象局通过气象微信平台将天气资讯与百姓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智慧城市建设对接,为公众提供天气趋势预报、天气实况、气象科普、图说天气、生活资讯等服务。克拉玛依天气预报视频节目登上了克拉玛依门户网站、智慧城市、微信平台等,气象服务内容也从传统的天气预报发布转向天气预报再创作,更易于公众接受。今年年初,克拉玛依市政府还将气象灾害预警纳入政府网格化管理体系,这意味着今后克拉玛依区域的重大气象预警信息除了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户外气象预警信息屏、微信、微博、短信、政府办公平台等方式发布外,还将通过全市89个社区、12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6个农村的“网格”信息发布渠道传递给公众。

此外,克拉玛依市气象综合业务平台建成,公共气象服务网上线,气象信息的快捷传递让油田生产和城市经济发展尽享便利服务。今年2月13日,克拉玛依出现大范围道路结冰,网格化管理和公共气象服务网的信息高效快捷传递及提前预警预报发挥了作用,让城市避免了大面积交通瘫痪,保障了交通平稳运行。

克拉玛依市气象局副局长冀新琪说,这不仅解决了气象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而且大大扩大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的覆盖面,也将为实现油城气象防灾减灾“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气象服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找到更合适的定位。

广东佛山:新平台引领服务新方向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潘巧英 李聪聪

5月16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刘女士在街上,看到七八个人围着气象预警信息显示屏正在议论:“一会儿又有大暴雨了!”“你看,市气象局发了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刘女士将显示屏上的预报预警信息拍了下来,用微信发给在南海区气象局工作的朋友莫颖妍,并留言说:“刚看到气象部门通过电子显示屏发布的暴雨黄色预警啦!我儿子说他们学校也有这样的天气预报电视机。这就是你上次说的‘智慧气象’吗?你们这个显示屏真好,比手机短信直观多了。”

在广东省气象局关于加快建设“气象大数据”、挖掘气象大数据实践应用价值的部署下,2014年5月,佛山市南海区政府要求对分散在各部门的数据统一进行提质、分析、挖掘、应用,按照智能化、网格化、标准化、透明化的标准建设“智慧南海”,南海区气象局适时提出要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南海区智慧气象系统”。2014年,南海区气象局布设240块气象预警信息显示屏,范围覆盖全区所有镇(街)的应急指挥中心、学校、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同时利用4G网络助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启“智慧气象”之门。

南海智慧气象服务平台是该区正在建设的“智慧气象系统”四大平台之一,与南海区智慧气象大数据平台、基于GIS的智慧气象业务支撑平台、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统一发布平台互为支撑、相互补充。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包括气象决策服务平台、智慧气象社区服务平台和公共气象信息服务平台,不仅能为区委、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提供重要天气预报预警、气象灾情、专项对口服务建议、气象数据信息查询、资料统计分析等专业服务,还能使气象信息接入镇街、社区,确保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防灾减灾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社区网格管理员、气象信息员一旦发现气象设备出现故障以及气象灾情等气象相关突发应急状况,便将拍摄到的现场情况第一时间通过4G网络反馈给南海区气象局。气象预警信息显示屏除了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最新天气实况、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业生产建议、安全生产和气象科普知识等信息外,还每天24小时滚动播放其他职能部门的应急通知等。

借此平台,南海区气象部门可与其他部门共享数据,利用气象大数据,实现各种数据资源的采编、审核、分析、挖掘,为智慧气象业务系统和信息服务提供支持。政府部门、社区、市民可通过智慧气象服务平台和“数说南海”大数据平台,直接调取气象服务数据。

智慧气象业务支撑平台能让气象预报员运用更加精细的格点预报编辑工具,更加直观便捷地编辑、订正数值预报,智能生成文字、图形、表格、语音等预报产品,并实现精细化格点显示,满足政府、社会各界和公众对于精细化预报服务的需求,更可以为山洪地质灾害、水文气象、农业气象、交通气象、旅游气象、环境气象等提供精细化甚至定量化的预报支撑。社会公众可以在南海区任何地方,获取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段的3公里网格预报产品,实现“村村通气象、镇镇有预报”。

山东青岛:气象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中国气象报记者林泽磊

在今年年初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与合作年会上,山东省青岛市入选中国智慧城市惠民建设优秀城市。青岛在智慧旅游、智慧道路建设、智慧园区建设等惠民工程方面取得显著成果。

同时,青岛的气象工作者也在量身打造着“智慧气象”。“我们逐步提升气象自动化监测水平,丰富预报预警信息发布技术手段,更好地服务智慧城市建设。”青岛市气象局局长顾润源说。

2013年年底,青岛市出台《智慧青岛战略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气象部门要全方位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加强气象信息发布和信息共享,为智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出谋划策。

近两年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重要服务单位之一,青岛市气象局不断提升精细化预报服务水平,升级和改造业务平台、加强科技研发和预报预警服务平台建设、升级信息网络设备、建立灾害性天气应急联动会商机制等;针对智慧城市运行、智慧企业、智慧市民三大领域,强化城市运行防灾减灾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惠民便民以及科普宣传等。

“青岛市气象局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防灾减灾气象监测网,雷达站、卫星监测系统、自动气象站、大气电场仪、海洋浮标站、气象监测船、气象应急指挥车等探测设备遍布全市各个领域、各个角落,充分满足智慧城市高端信息技术发展对气象自动化监测的需求。”顾润源说。

气象信息发布体系建设已成为青岛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及时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在城市防灾减灾、安全事故处置、森林防火、海上搜救、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交通运输安全等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岛市政府应急办主任张建刚调研气象服务时说。

据了解,现代化、科技化、自动化气象保障服务增添了智慧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为青岛近期举行的城市大型活动如青岛世园会、国际极限帆船赛等增添了“亮彩”。

青岛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江敦双说:“我们全面加强与市政府各成员单位的联动,共享公共安全监控系统,利用电子显示屏加强气象信息发布,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青岛市气象局还建设了海洋气象服务平台,与海事部门共享监测信息;建立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服务平台,与市环保局联合发布空气质量预报;与市林业部门加强森林防火会商,联合发布森林防火等级预报预警……多领域参与智慧城市防灾减灾工作。

按照2015年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要求,青岛市气象局今年将新增15套区域自动站、4套负氧离子监测站、1套极轨卫星系统,建成3个海洋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等,提升智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水平。

为全面配套智慧城市防灾减灾“智慧化”气象保障服务,青岛市气象局于日前印发了《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2015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从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气象监测和预报预测、气象一流台站建设、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中。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5年5月29日7版)